来源:文艺报 | 康春华 时间 : 2025-07-11
分享到:
7月7日至9日,由中国作协社联部主办,广西作协、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承办的中国作家“广西文学周”在广西多地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华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出席7日在南宁举行的启动仪式并讲话。广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东西,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利来友,知名作家、编辑代表与广西作家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包宏烈主持。
此次中国作家“广西文学周”是中国作协推动优质文学资源下沉基层、直抵人心的一次具体行动。一系列活动不仅重塑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夯实文学的根基,更深入挖掘了悉心培育基层写作的新生力量,让更多陌生的面孔焕发出光芒,推动文学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永远不忘讴歌人民、书写生活
邱华栋在讲话中表示,举办中国作家“广西文学周”,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通过文学公共服务和志愿服务的“精准滴灌”,让文学周在广西这片文学沃土上枝繁叶茂,将更多优质文学资源输送到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读者身边。他谈到,蓬勃兴起的新大众文艺浪潮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离不开新时代大众生活经验、思想观念、精神情感以及信息媒介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热情参与文学艺术生产,塑造着新时代文艺的全新形态。中国作协将不断加强对文学创作规律、文学组织工作规律的研究探索,健全完善文学事业发展新机制新举措,充分激发文学领域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中国作协对广西文学事业的支持如春风化雨,早已融入八桂大地的文化肌理,为广西文学搭建起连接全国的桥梁,推动文学桂军实现长足发展和历史性突破?!背罗染诮不爸斜硎?,此次中国作家“广西文学周”将进一步激发广西文学创作潜力,激活文学创作氛围,推动广西作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胸怀创作出更多佳作。希望广西作家充分利用此次宝贵机会,加强沟通交流、感知文学真谛、提升写作技能,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学天地。
东西致辞表示,近年来,广西文学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作品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展现了“文学桂军”的整体实力和独特魅力。未来,广西作协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度重视基层作家培养,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普惠大众。
在“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的广西文学新答卷”专题座谈会上,受邀作家与广西本地作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大众文艺视野下广西文学发展的未来。座谈会由广西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程小华主持。
新时代文学的发展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策支持,文学正在不断坚持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传统。与会作家认为,作家要追求崇高、追求成长,以诚恳的写作态度和勤奋的耕耘实践书写人民、回馈社会。文学创作要重视“道”与“术”的关系,“术”是艺术技巧,“道”是人民、生活。作家要驭“术”于“道”,永远不忘讴歌人民、书写生活。
大家谈到,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再度让人们感受到人民群众蓬勃的创造激情。外卖员、快递员、清洁工笔下的文字,都来自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生活?!白骷业谋剩闯ぴ诖蟮厣系幕?,而不是盆栽里的塑料花?!蔽难У母咧柿糠⒄?,需要每一位作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来准确认识、深入践行。文学之路要走得更长远,就要超越个人的小悲欢,表达人民的情感和心声,发挥文学涵养良好风尚、推动社会进步、引领人类文明向前的作用。
“文学像咱工人师傅炼钢一样有用”
此次中国作家“广西文学周”开展了2天、3地、15场各具特色的文学交流活动,以高效率、高品质、高服务的文学活动,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当地文学爱好者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让文学的甘露润泽更多行业劳动者的心田。
“文学作品要有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和时代的广度?!痹诜莱歉?,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宏甲从文学与时代、文学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出发,讲授了一场生动的文学公开课。他结合自己创作《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的经历谈到,文学不仅是个人的抒怀,更应承担起反映时代变迁、展现社会价值的责任,文学要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挖掘并雕刻出来。
在新媒介不断兴起的当下,普通人如何实现有效阅读?在河池“壮家歌海·名家共读”阅读分享会上,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向在座的文学爱好者“支招”: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日常生活中,明确阅读目的、进行深度阅读至关重要?!巴ü亩?,我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元化面貌,拓展个人的视野,为自己的思考与写作汲取营养、提供借鉴?!?/p>
当写作遭遇卡壳,写不下去怎么办?浙江财经大学教授、作家黄咏梅笑着说,这样的“至暗时刻”对作家来说太常见了,重新阅读喜欢的文学作品,找回熟悉的语感和修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耙蛭亩炼词奔淞魇牛踔梁雎粤舜巴舛嗄瓴挥龅拇笱?,这样的感受是每位热爱文学的人都可能深刻体验过的”。
地域文化能构成一个作家的精神骨骼与文化气质。面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说,河流就是一部文明史。它不仅深深影响着岸边人们的具体生活,其柔软宽阔、流动性、通向未知远方的特点,也会塑造人的心灵状态与精神气质。他鼓励青年学子要多写作,更要进行广泛而精深的阅读,无论最后是否走上写作之路,阅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是深远而不可替代的。
在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谈到,身处广西这片多民族扎根的土地,要在世界文学视野里思考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既要有民族的独特性,也要融会贯通世界性的语言和表达”。随着科幻文学、人工智能等的兴起,把握好传统与现代、边界与融合,未来中国也会涌现更多现象级的诗歌作品。
“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哪些瞬间能写进小说里?这样的书写真的有价值吗?”一位来自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文学爱好者提问作家石一枫。石一枫风趣地表示,“文学像咱工人师傅炼钢一样有用”,普通人的奋斗故事最值得作家写。在这场面向产业工人的文学公开课上,石一枫谈到,文学并不遥远,也不是束之高阁的。作家就是研究人、研究生活的职业,“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破除那种浅表化、脸谱化、机械化的理解,重新恢复人的丰富性”。
作家、读者与基层文学创作者在一场场热烈的文学畅谈中完成文学的双向奔赴,收获心灵的感动与温暖的爱意。一位基层文学爱好者表示,这些讲座是沉甸甸的文学课,作家们带来了前沿的话题思考,以及对阅读和写作的丰富感受,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更给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鼓舞。
文学“滴灌”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
改稿会向来受到基层作家的欢迎。在崇左改稿会的现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李霄明从小说的情节架构、叙事节奏和散文的文化特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改稿意见。参与改稿的基层作家说自己“一下子被点亮了”,文学创作如何扎根生活土壤、深耕民族与地域文化等问题一下子豁然洞开,期待自己的创作能“重获新生”。
在河池的基层作家改稿会上,《作品》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王十月对9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针对性改稿。他谈到,基层文学爱好者要成为一名作家,在起步阶段除了要夯实写作基础,还要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大问题?!懊扛鋈说纳罹楹驮亩粱鄱疾幌嗤?,写作要以诚为文,书写最真挚、最质朴、最熟悉的生活,才能彰显独特的个人魅力?!?/p>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在防城港参加改稿活动后,深感这样“滴灌”式的改稿模式更加高效和富有价值?!拔难У牡喂?,就是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将优质的文学思想一点点送向基层,让他们感受变化,打开眼界。”她建议,今后的文学下基层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当地作协的力量,因地制宜开展适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的针对性改稿。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广大作家正不断从生活中捕捉故事,在传统中寻求创新。此次中国作家“广西文学周”以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探索新时代文学如何更有效地深入基层、服务读者。当更多卓有成效的文学下基层活动不断涌现,必定能更好地涵养基层文学生态和社会风尚,点亮新大众文艺的“万家灯火”。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